时间:2023-02-22 05:28:31 | 浏览:765
谜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、民间风格浓郁的文字联想游戏。它启迪思维,陶冶情操,开发智力,增长知识,历来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。谜语起源于古代的隐语和度辞,“谜语”的命名始于明代,组织者在灯上粘贴谜条供人们去猜,因此又叫做“灯谜”,是灯节——元宵节的一种很有趣味的文字游戏。
谜语是怎样构成的呢?
一般来说,一条谜语由三部分组成,即谜面,谜目,谜底。谜面是创作者给猜谜者出的题目,谜目是猜射范围(即打什么),谜底则是谜题的答案。猜谜之前先要仔细分析谜面,再看要求猜什么,同时要看是否标有谜格。
例如:禁止放羊唐代人名一杜牧
“禁止放羊”是谜面,“唐代人名一”是谜目,“杜牧”是谜底。
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猜谜方法:
1·会意法
别解会意法在猜谜、制谜中一向被推崇为“正宗”的手法。谜语作了别解才有谜味。此法按谜面文义,利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联想得出谜底,使谜面、谜底经过“不作本意解”后而妙趣横生,回味无穷。
例如:
谜面为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猜一部影片的名字,谜底是“白莲花”。这里把白色的莲花,别解为“清清白白的莲花”,扣合谜面。又如:“故土知乡情”,猜中药名二,谜底是“生地、熟地”这里把中药“生的地黄”和“熟的地黄”,别解为出生的地方即是熟悉的地方。
2·正扣法
此法在猜、制谜中运用较多,即通常所说的正面会意法谜底亦须别解,别解后与谜面原意相近,易于理解。
例如:
“婚姻法”,猜数学名词一,谜底是“结合律”。猜射时将“婚姻”解为“结合”,“法”解为“律”,通俗易懂。又如:“洪武盛世”猜电影演员一,谜底为“朱时茂”。这条谜语中以“洪武”扣“朱”字,因“洪武”乃明太祖朱元璋年号,提起“洪武”,自然联想到“朱”字。
3·反扣法
此法也叫反意法,是从谜面文义相反的方面以联想寻谜底,取与谜面文义相反的意义,即所谓反面会意。正扣法是在谜面文字同义词或近义词上去寻觅,反扣法则是在谜面文字的反义词上去觅底。
例如:
“读新书,读好书”,猜成语一,谜底为“不念旧恶”。“读新书,读好书”即“不读旧书不读恶书”,“读”解为“念”。简写即是“不念旧恶”。又如:“定语”猜成语一,谜底为“不易之论”。谜面中的“定”作“固定”解,以扣合谜底中的“不易”——不可更易、变动。
4·增损法
此法即利用汉字字形所固有的结构特征,用加、减谜面文字结构的部分得出谜底,因此也叫“加减法”。
例如:
“加一点为好”,打一字,谜底为“艮”字。这条谜的猜法是根据谜面要求联想汉字中那一个字增加一点为“好”的意思,从而得出谜底“艮”字。又如:“少一些,再少一些,猜一个字”,谜底为“此”字。此谜根据谜面要求“些”字少“一”,再少“一”,便得出谜底为“此”字。
5·离合法
此法顾名思义,是用分离或合并汉字结构部分的方法得出谜底。这类谜的特点是在谜面上往往带有离、合意思的字、词。
例如:
“自小在一起,目前少联系”,猜一字,谜底为“省”字。“自小”合在一起是“省”字;“目”之前“少”字相联系也为“省”字;离合两次,谜底归一。又如:“知君名下来相会”,猜一名词,谜底为“成品”。根据谜面文义的要求,“知君名”的下面各为一个“口”字,三个“口”字相会便“成品”了。
6·用典法
此类谜语往往借用古代的成语典故、寓言传说或历史掌故,让猜射者根据谜面凭借的典故联想得出谜底。这样又拓宽谜的意境,增加猜射者的兴趣。
例如:
“桃花潭水深千尺”,猜一句成语,谜底为“无与伦比”。这条谜假如不熟悉李白这句诗的下句是“不及汪伦送我情”就无法猜出。又如:“匡衡何以凿壁”,猜两句常用语,谜底为“目的、借光”。
7·漏字法
即谜面上有意漏掉某些词或字,揭示谜底时针对所漏掉的词或字联想得出谜底。
例如:
“学工农兵”,猜一个穴位,谜底为“少商”。本来“工农兵学商”是一个完整的词组,谜作者故意把“商”字漏调,构成缺少商的谜底。又如:“金银铜铁”,猜一地名,谜底为“无锡”。
8·借代法
此法即在谜底里借用较确切的近义词,通过联想使它替代谜面上的某个词或字,以此举一反三,达到扣合谜底的目的,这也是猜,制谜语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。
例如:
“天安门上太阳升”,猜一字,谜底是“景”字。“天安门”使人联想到它可以替代北京,太阳即日,“京”字加一个“日”字即构成谜底“景”字。又如:“端午”,猜一句四字成语,谜底为“一马当先”。“端”为开端扣“当先”,十二生肖中的“午”代替“马”,扣合得非常贴切。
9·象形法
此法是利用汉字的结构、笔划去比拟、夸张、巧借,使文字的全部或部分的形状变化,运用以字象形或以形象字的构思、联想得出谜底。
例如:
“三人踢球一人倒”,猜一个字,谜底为“似”字。这是“点”的象形比喻运用,以“点”比作“球”。又如,“两人走在独木桥上”和“双人走钢丝”,各猜一字。这两条谜的谜底都是“丛”。以“一”相形“独木桥”,“钢丝”等。再如,“树两行山倒映,轻舟一叶水横流”,猜一字,谜底为“慧”字。以“丰丰”象形两行树,“心”象形一叶轻舟、形象生动,逼真传神,趣味盎然。
10·顿读法
将谜底的词句用标点符号断开,改变原底音节,使原义与顿读后的语义截然不同,使谜的意境产生突变,得出谜底。
例如:
“谢绝参现”,猜一句四字常用语,谜底为“不同意见”。分开顿读后为“不同意(扣“谢绝”)见(扣“参观”)。
11·运算法
运算的方法是使谜面和谜底上的数字通过计算变换,会意得出谜底。
例如:
“十二元”,猜一种扑克游戏,谜底为“打百分”。以一“打”字扣“十二”,“一百分”为“一元”。又如:“屈指行程二万”,猜一字,谜底为“董”。把“董”字上下分开读作“十十千里”。
12·承启法
即承上启下法,要求谜面与谜底相呼应,即底句须与谜面是上下文关系,惑者有必然。猜射这类谜语时需要有丰富的文字知识,熟悉古文、诗词、历史典故等。
例如:
“先国家后集体”,猜一外国电影名,谜底是“第三个人”。我们常讲“国家,集体,个人”这三者的关系,尤其在遇到利害矛盾时,应该先国家,后集体,然后才是个人。又如:“此曲只应天上有”,猜苏、日各一部影片,谜底为“在人间、绝唱”。谜面出自杜甫《赠花卿》诗,下半句是“人间能得几回闻”。谜底隐在下半句,熟悉此诗词才容易猜出来。
13·抵销法
将谜面和谜底中相同的字词,通过用其中的有关表示减少、丧失意思的关联字相互抵销得出谜底。
例如:
“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”,猜一字,谜底为“罗”。谜面通过“少劳少得”抵消后为两个“多”字,可拆成四个“夕”字,“四夕”为“罗”。又如:“坍”,猜花卉名二,谜底为“牡丹、牵牛”。“牡丹”去掉“牛”即成“坍”字。后例属谜底抵销,前例为谜面抵消。
14·归纳法
将谜面所示的各种条件,因素在概念上进行归类合并,使其在谜底中通过“归纳”展示出来。
例如:
“牡丹江,桃花江、芙蓉江”,猜一位现代画家,谜底为“华三川”。“牡丹、桃花、芙蓉”均为花名,与谜底“华”相扣(“华”通“花”),“江”为水,与“川”相扣。
15·问答法
即谜面设问,谜底作答的方法。特点是谜面上一般带有疑问语句的词语。
例如:
“是什么组成员”,猜二字,谜底为“口、贝”。乍看谜面的意思好像在问某人是什么组织的人,仔细琢磨,巧妙处是在问“员”字是由什么组成的。又如“功课不好怎么办”,猜一个物理名词,谜底为“应用力学”。
16·方位法
根据谜面所示东西南北、上下左右等方位,将谜面中有关字的偏旁或笔画作相应处置后,巧妙缀合为谜底。
例如:
“向前一直去”,猜一字,谜底为“句”。“向”字前边一竖去掉即为谜底。又如:“日月自西东”,猜一字,谜底为“明”。“明”字的“日”在左为西,“月”在右为东。
17.组合法
由于汉字的特殊结构,有些字的笔画、部首、偏旁只要稍加变换,就可组成另外一个字。这类谜面中往往带有调位意思的关联词,如“调”、“反”,“变”等。
例如:
“调查”,猜一国名,谜底为“日本”。根据谜面提示,将“查”字调整一下,重新组合调换成“日本”即扣谜面。又如:“部位相反”,猜一字,谜底为“陪”。“部”字位置反过来调整一下即成“陪”。
18·影映法
将谜面中部分字体的笔画、部首或偏旁,按物体在水中或镜中所形成的倒影原理加以处理,尔后与其它字义组成谜底。谜面一般带有与“影”、“映”、“倒”、“颠”等相关的字。
例如:
“山山颠倒入镜中”,猜一字,谜底为“全”。“山山颠倒”成“彐巨”,相连成“王”,“入”字映到镜中为“人”字,“人”与“王”合为“全”。又如:“《家》将上映”,猜一部外国歌剧名,谜底为“卡门”。“家”与“门”相扣,“上”倒影出“卡”,即构成谜底。猜、制谜语的方法很多,以上只是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,供大家研究参考。
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摄影记者 肖颢关于元宵节的记忆,总与猜灯谜分不开。你猜过最难的灯谜是什么?又猜对过多少?卯兔年元宵节之际,出门喜猜灯谜,是中华儿女绕不开的民俗活动。灯火阑珊处妙趣横生,余味无穷,立于万千灯谜之下,你可有“射虎”妙招?昨日,
元宵节,作为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,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,元宵节猜灯谜是一项经典的活动。“猜灯谜”又叫“打灯谜",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,谜语悬之于灯,供人猜谜,始于南宋。那些藏在古诗里的灯谜, 让你的元宵节更浪漫!出谜人:唐·李峤解落三秋
元宵节,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又被称为中国地道的情人节。 自古以来,适逢元宵节,我国民间就有“观灯猜谜”的习俗。据记载,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,至今不衰。最初是,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,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
1、三八多面手(打《红楼梦》人名)——巧姐 2、书签(打一字)——颊 3、春节三日守桥头(字谜)-----休 4、有红有绿不是花,有枝有叶不是树,五颜六色居水中,原是海底一动物。(打一动物)谜底:珊瑚 5、元宵(打一成语)——一朝一
元宵灯谜哪里猜,当然是橙柿啦!每年正月十五,我们都会邀请制谜专家定制一批有着杭州本土特色的灯谜,供大家猜猜猜,欢度元宵佳节。今年也不例外,都市快报联合杭州市职工文体协会灯谜专业委员会,为大家制作了60条灯谜谜面。今年元宵,你猜出几条灯谜了呢
记者 王冰姿 设计 许晨 帅为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新的一年,我们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华传统节日元宵佳节,赏花灯、猜灯谜、吃元宵是自古就有的元宵节特色活动。今年元宵节,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邀请您亲临元宇宙现场参与元
为迎接元宵佳节,弘扬传承民俗文化,增添节日气氛,让居民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,2月2日上午9时,柳石街道东站社区开展了“猜灯谜、话禁毒”宣传活动。社区邀请到了柳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振中、柳南区委常委,统战部部长李玉辉、柳州市民族宗教事
1/一位游泳家,说话呱呱呱,小时有尾没有脚,大时有脚没尾巴(打一动物)青蛙2/曲(打曹操诗句一)对酒当歌3/半价出售(打字一)催4/大热天,猫,狗等都在气喘吁吁,只有羊在吃草(成语)羊没吐气5/细菌开会(打一成语)无微不至6/一线相通,飞行
春节犹未尽,元宵接踵至。在这里,点军区检察院祝愿大家:人久,福久,长长久久;人圆,事圆,团团圆圆。节日介绍: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。正月为元月,古人称夜为“宵”,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元宵节又称为小正
猜谜,猜灯谜有很多好处哦!首先,猜灯谜能丰富我们的知识,让我们了解汉字的结构,知百晓成语的意义,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,可以让我们学会从多种角度看穿事物的本质。其次,要想猜对、猜好灯谜,你就要拥有多方面的知识,能激发我们的求知欲,在乐趣中
九江新闻网讯(陈守兴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文/摄)2月4日(正月十四),2023年元宵灯谜竞猜活动在九江市工人文化宫(八里湖)广场举行。此次活动由九江市总工会主办、九江市工人文化宫承办、九江市职工文体协会灯谜专业委员会协办,融知识性、
谜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、民间风格浓郁的文字联想游戏。它启迪思维,陶冶情操,开发智力,增长知识,历来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。谜语起源于古代的隐语和度辞,“谜语”的命名始于明代,组织者在灯上粘贴谜条供人们去猜,因此又叫做“灯谜”,是灯节——元
灯谜的猜射法和制作法,基本上是同一种法则,只不过作者是有了谜底,然后根据一种谜体或谜格去求出谜面;而猜者则是参考多种谜法,循规律去思索,寻找谜底。 灯谜的谜体有多种多样,基本上可归纳成以下几种方法: (1)正扣法 正扣法也称正面会意法
2月4日,泉城各个商圈人头攒动,欢声笑语,热闹非凡。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举办了猜灯谜活动,现场悬挂了数十条灯谜,灯谜内容集趣味性、娱乐性、知识性于一体,让人们在妙趣横生的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。济南时报·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锋 摄